(联合早报网上海专讯 周兆呈报道)台湾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10日上午在上海太阳岛举行的"泰生论坛"《富可过三代——家族企业永续之道》上,以"台湾家族企业传承"为题发表演讲时表示,家族企业一旦进入切割传承过程,将使企业规模变小,关联企业也有可能变成首尾不相连,无法实现理想的传承。第一代的创业家应该未雨绸缪,要知道"会做生意的小孩很难找",对待孩子不要切割等份,最好分钱不分家,借助信托模式、信任专业管理团队。
何飞鹏对台湾不同类型的家族企业传承模式进行了分类解读。既有类似台塑企业这样的单核心集团,也有像国泰集团、新光集团、台泥企业集团和国产实业集团这样的多核心集团,实现切割传承。比如国泰集团切割为信托、人寿、产物保险、建设等,台泥企业集团则分为台湾水泥、中国人寿,由辜启允、辜成允掌管,中信集团由辜濂松主掌。何飞鹏强调,家族企业切割传承,成败与否最重要是看两个标准,一是家族成员是否快乐、同气,二是领导人的选择是否正确,这两条将直接影响切割传承的兴盛衰败。但是遗憾的是,家族企业往往在切割传承过程中,有的出现朱门恩怨、反脸相向,有的则是灾难重组。
何飞鹏举台塑为例,经过家族纷争的风风雨雨,台塑目前形成了集体领导传承模式,有核心的老臣组成管理团队,形成团队领导,七人小组的决策层包括了家族成员,在台塑集团发挥非常大的作用,并且通过长庚基金会的方式间接对集团产生决定性影响。这是一种尊重专业经理人,发挥信托和基金在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作用的方式。
因为不是人人都会经营,即便是著名企业家的孩子,何飞鹏认为应该注重信托的方式,并信任专业团队。专业经理人还是最值得信赖的模式,再由董事会进行良好的公司治理,家族成员如果有能力,同样可以加入管理团队。
本届论坛由上海太阳岛度假酒店和《泰生》季刊共同主办、联合早报网、海峡出版发行集团、台湾城邦出版集团、美国普渡大学中国中心等机构联办。
(联合早报网编辑:周兆呈 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